(Fuji X-tra 400 + Olympus Pen-FT / F Zuiko 38mm F1.8) |
所以自己又在露天找了一台OLYMPUS PEN-FT。PEN-FT當初好像沒現在那麼火,找的人不多,所以價格其實也沒現在高,一直到最近潘娜也搞了一台黑機,我才知道我的PEN-FT是改過機的。原來,PEN-FT的景深預視其實是測光指示,壓下去後,觀景窗內的指針只到光圈對應的數值,才是正確的曝光值。改過機的是不用壓他會直接指在正確的曝光值。但說實在話,他的鏡頭時在是貴到靠北,還好當初是機加鏡一起買。後來我在FACEBOOK上看到有人接了MINOLTA鏡頭在PEN-FT上,我才知道原來這家伙有出轉接環,於是我開始瘋狂找轉接環,很幸運的,我找到了轉M42和轉OM系統的轉接環,也因此我又弄了一個OM系統,只因為要餵PEN-FT吃不同的鏡頭。有人認為這樣破壞原本米谷美久設計相機的美感,但我是覺得林北真的就是買不起他的鏡頭。而且聽說還有可以接KONICA AR系統的轉接環,雖然最近比較少臨幸PEN-FT,但有一天這個環出現在海灣上或是露天我還是會買的。
因為有了PEN-FT,讓我當時對半格有點著迷,所以扒文扒到一台KONICA Auto-reflex,剛好硬攝影有一個老兄他想釋出,但他說測光是壞的,所以含一顆鏡頭便宜賣。我那時應該是著了魔,一直覺得可能是他老兄因為沒有1.3V的電池才無法測光,索性就買了。但,測光真的是壞的。後來拜託潘娜幫我送尚品,回魂後又開始了我的KONICA AR系統之路。
總之我覺得一切罪惡的根源都是OLYMPUS PEN-FT造成的。兩台比較起來,我覺得是OLYMPUS比較漂釀和容易攜帶,但是過片桿容易卡,觀景窗像鬼檔牆一片黑。而KONICA Auto-reflex就紮實許多,但潘娜說他像磚塊,實際上他真的很重,加上AR鏡頭都是55口徑以上,說實在真的是很重,而且測光在機身上,鏡頭的旁邊,有時候被手指檔到就會測不到光,但是可以切換全幅,爽度其實是比較夠,鏡頭其實也便宜很多,只是有時還是會擔心他測光是不是死掉,因為聽說很容易掛。
今天下午和珍妮還有潘娜,芝山捷運站旁的河堤,只為了想按快門和花錢沖底片。我帶了KONICA Auto-reflex,但他的測光總讓我有不安全感,因為是切了半格來拍,拍了一捲,所以感覺上是按了兩捲,這個時候真心覺得半格機真的是在不知道要拍什麼的時候,可以拿來滿足自己想按一下的銷魂好東西。
以下是OLYMPUS PEN-FT和KONICA Auto-reflex拍的貼圖: